期刊封面
历代画牛名作欣赏!(全了)(2)
黄胄? ?互助? ?1983年
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无疑是历代画牛作品中最闻名的。韩滉为唐德宗时宰相,博才多艺,擅画人物、牛马动物,与韩幹画马并称“牛马二韩”。其传世孤本《五牛图》,将牛的站立、行走、俯首、昂头、回首等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动态十足,骨肉俱现,元代赵孟頫赞其“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乾隆皇帝为其御题“兴讬春犁”。韩滉《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画,问世后历经宋高宗、赵孟頫、乾隆收藏,八国联军时流落国外,上世纪50年代国家出巨资在香港购回国宝。
明代开始,《牧牛图》逐渐作为一种题材开始流行。“浙派”开山鼻祖戴进就画过《牧牛图》,用笔劲挺方硬,墨法高超,有李唐画牛的遗韵。明代画家沈周曾画《卧游图册》,其中一开就是《牧牛图》,画上还有一首题画诗:“春早平坡雨迹深,徐行斜日入桃林。童儿放手无拘束,调牧于今已得心。”可以看出,画家向往的是一种心境的自由放松。
唐代画家戴嵩是继韩滉之后又一位画牛大家。戴嵩是韩滉的弟子,只是戴嵩更擅画水牛,据说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两头水牛正在打架,于是回去就画了一幅《斗牛图》。画面上两头水牛正在追逐角斗,紧张激烈,凸显了水牛的野性,《唐朝名画录》说他画牛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此画名气之大,还让宋代大文豪苏轼写了一篇《书戴嵩画牛》的短小散文,苏轼在文中通过牧童之嘴说出,“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有趣的是,此后关于斗牛的尾巴到底是藏是露,竟成了历代画家关注的焦点。
吴冠中以画油画出众,他曾画过“古腔新韵系列”,其中就有一幅油画版《五牛图》,将韩滉的《五牛图》集中浓缩与一起,色彩艳丽,别有新意。1992年、1996年,吴冠中创作了“古韵新腔系列”,他选取了《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唐宋名画,以油画的方式加以再现,验证了他的艺术出入于东西方绘画之间,也是他对古代绘画的再度阐释。在吴冠中的《文心画眼》中,他说“我画的五牛图只是调整了原组合关系,将五头牛的单独之图像织入绘画的构图复合中,而牛的形象基本未变。”但是因为是油彩,仍然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成交价:以1.589亿元
应该说,高价牛画拍品基本都是徐悲鸿、潘天寿二人造就的,李可染的《牧牛图》成交价上千万的凤毛麟角,如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九牛图》2415万元,2020年华艺国际(北京)秋季拍卖会《四季牧牛》四屏1150万元拍出。其余的绝大多数均不超过500万元,如2020年北京保利秋拍《秋风吹下红雨来》356.5万元成交;2020年中贸圣佳李可染《暮韵图》379.5万元成交。这跟李可染画的牛都尺寸较小,大多是“四尺三开”(69×46cm)有关。目前拍场上李可染四尺三开的山水画能拍出3000万元的高价,但《牧牛图》类拍品价格却只能在200-500万之间徘徊,甚至许多在200万元以下。
沈周《卧游图册》之《牧牛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李唐? ?乳牛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拍场上潘天寿的水牛题材类画作,尤其是大尺幅巨制,笔者以为买家要慎重。因为目前出现的拍品,与潘天寿的两幅水牛横幅真迹《春塘水暖图》和《耕罢》相比,笔墨、款书和构图,都要逊色太多,当然这不是横幅与竖幅的问题,也不是毛笔画与指墨画的问题。潘天寿画的水牛,无论是线条的张力,墨的淋漓,大量墨点的运用,章法的精心,书法的功力,都不是当代人可以造假仿造的。潘天寿在《论画残稿》中说:“用笔忌浮滑,浮乃飘忽不遒,滑乃柔弱无力,须笔有金刚杵乃佳。”用笔浮滑,是所有伪造潘天寿假画的致命败笔。来源:美术报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牛代表着勤劳、坚毅、力量,是象征吉祥的瑞兽。牛是六畜之首,性格温顺,吃苦耐劳,憨厚可爱,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画家对牛多有刻画,留下了很多精品佳作。
在近代画坛,齐白石以大写意著称,他画的牛也非常写意。齐白石小时候当过放牛娃,“书挂牛角”,是他儿时的写照。所以,齐白石对牛的习性很熟悉,他画过《雨耕图》,画一农夫披着蓑衣,手持竹枝,正俯身赶牛犁田,远处小山平坡,板桥流水,勾画出一幅田园乡野的景象,笔墨非常简练,完全是齐白石自己的程式。齐白石还画过《牛柳图》,被誉为“最贵的牛屁股”,因为牛头向里,屁股冲外,这种视角实在奇特。最神奇的是笔墨简练之极,仅用六七笔浓淡涂抹,牛角、牛尾、牛身就活脱而出了。
文章来源:《名作欣赏》 网址: http://www.mzxszz.cn/zonghexinwen/2022/092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