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你不可不知的十幅肖像名作
薇薇安·迈尔
薇薇安·迈尔,是近些年才被发掘的一位才华横溢的“街头摄影”艺术家。她是一位在芝加哥工作了三四十年的保姆,拍了大约十万张照片,这些照片绝大部分都没有冲印出来。薇薇安·迈尔是个谜,她常常通过一个禄来相机看世界,在芝加哥、纽约等城市的街头捕捉了成千上万个生动的瞬间。从她的自拍像中,可以看出她的自傲与自信,她从未对着镜头做忸怩或亲昵之态,总像一个旁观者那样拍摄自己。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1980年12月8日,由著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亲自操刀拍摄了这张照片。列侬蜷曲身体拥抱着洋子,当时安妮已经与这对夫妇成为朋友,并住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同一栋公寓内。拍摄完成大家都对照片很满意,各自离开了摄制组。五小时后,约翰·列侬不幸被刺杀身亡的消息传出,这张照片也因此成为了这位前“披头士”乐队成员的最后一张照片,并最终作为1981 年《滚石》纪念列侬专刊的封面。
伊戈尔·史特拉文斯基
这是一幅大胆又严谨的摄影佳作,照片中一架大钢琴占据画面的五分之四,作曲家身处一隅,人物与钢琴间有着微妙的旋律感。同时,钢琴盖与支柱所形成的大三角,与作曲家托腮沉思所形成的小三角互相呼应,就像乐曲中的主旋律在不同的乐器上,以强弱不同的音色所进行的变奏。拍摄过程中,阿诺德·纽曼不断变换人物位置和姿势,共拍了26张底片。经过仔细筛选,选定了其中的一张,并在后期制作时进行大胆剪裁,形成这幅杰作。
奥黛丽·赫本
1957年,好莱坞甚至以理查德·艾维顿的事业为蓝本,拍了部由弗雷德·阿斯泰尔和奥黛莉·赫本主演的电影《Funny Face》。之后,1967年艾维顿利用拼贴技法创作了这幅具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赫本肖像,他将赫本放在灰色背景前,拍摄了多种角度和表情,后期将冲洗成不同大小的肖像进行拼贴处理,再进行二次拍摄。20世纪60-90年代,艾维顿一直尝试用多次曝光和后期拼贴的手法创作肖像,他的技艺日臻完善,变化更加多样。
希区柯克和艾娜
满脸狐疑的希区柯克,探头站在窗口前面;置身墙角的艾娜,正等待即将来临的危险;伸展着翅膀的黑鸟,带着几分神秘的意味。让洛普·西埃夫以充满悬念的影像,为希区柯克的名言作了最好的注解。他的灵感来自于希区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中出现过的小楼。希区柯克当时正在剪辑电影《鸟》,他对西埃夫的创意很感兴趣。 到了拍摄现场,希区柯克刚下车就忙着和大家打招呼:“现在我该干点什么?”西埃夫迎上前去,指着身边漂亮的女模特艾娜说:“把这个女孩子勒死,拍一张模仿您电影镜头的照片。” 生性幽默的希区柯克顿时笑了起来:“好主意!我每天睡醒后最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勒死一个漂亮姑娘,这会使我一整天心情愉快。”
蒙娜丽莎·达利
达利向来钟爱自己的胡子,他曾经说过:“很多美国人在夏天到西班牙来探访我,他们是想看我的画吗?其实他们只是对我的胡子感兴趣。”这对漂亮的胡子,也给了哈尔斯曼无限的灵感,创作出了一个系列作品《达利的胡子》。在《蒙娜丽莎·达利》里,哈尔斯曼为蒙娜丽莎“换上”了达利圆睁的眼睛和俏皮的胡子,还把捧着硬币的双手贴在了蒙娜丽莎的手上,让她数钱。这些作品无不透着两位艺术家的玩世不恭,用哈尔斯曼的话来说,达利的胡子,是现实世界中的超现实的存在。
阿富汗少女
美国著名摄影家史蒂夫·麦凯瑞,1978年开始自由摄影生涯,在战争爆发前的阿富汗,凭着过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这张照片摄于1984年12月,次年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也成了全世界最成功的摄影作品。照片中小女孩名叫莎尔巴特·古拉,当年只有12岁,是生活在阿巴边境难民营的一名普什图族孤儿。“她的表情令人难以置信,她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当照片洗出来,我就知道这将成为一副与众不同的作品。”因为这张照片,国家地理杂志特别设立了阿富汗儿童基金。
饥饿的母亲
1936年,摄影师多萝西·兰格经过一个临时帐篷,遇见了当时一位看上去又饥饿、又困苦的母亲。“这个饥饿绝望的母亲,就如同磁铁般地吸引着我向她走去,我已记不得是如何向她说明来意,但却永远记得她连一句话也没问我。我从同一个方向按了5次快门,且一张比一张靠近她。记得当时,我还来不及询问她的姓名与家庭状况,她就主动跟我说她今年32岁,他们一直依靠附近野地里的蔬菜和孩子们抓回来的野鸟裹腹为生,她也曾经卖掉车子的轮胎,以换得数天的食物。她坐在有点倾料的帐篷边,孩子正倚偎在她身边;她觉得我的照片可能可以帮助她们,所以她也帮我、协助我拍摄。”这张照片成为了美国大萧条的标志性经典作品。
文章来源:《名作欣赏》 网址: http://www.mzxszz.cn/qikandaodu/2021/0510/713.html
上一篇:画出来的摄影名作
下一篇:为生命之美而欢歌意大利画家提香的名作酒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