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80后古玩兄弟:书法名作欣赏,明末清初书法大家
在清顺治三年(1646年),南明在福建战败,王应华回到广州,与当时广东名流苏观生、何吾驺、顾元镜、曾道唯拥立唐王弟聿,改元绍武,与苏观生、顾元镜、曾道唯等同拜东阁大学士,掌管部务。
同年十二月,广州城被清军攻破,王应华遂偕何吾驺出城降。不久,他又再追随南明小朝廷到了广东的肇庆,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补光禄寺卿。桂王西奔,他便归隐为僧,法名函诸,字言者。晚年隐居水南,与诗人黎铨、卢鼐等结溪南诗社,以文酒而终老。
王应华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其草书多用枯笔折锋,飞白处遒劲练达,并且字体或大或小,纵笔取势,颇多古拙与野趣。他的书法作品传世并不多,在笔者编著的《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记录其作品有十八件,分别是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行草书轴(横幅)三件、广东东莞博物馆所藏草书四件、广州艺术博物院所藏行草书轴(册)三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行书诗轴一件、浙江绍兴博物馆所藏行书轴一件、香港艺术馆所藏行草书轴(扇、册)三件,其他则为私人所藏。署有年款的作品有三件,分别作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十五(1658年)和顺治十七年(1660年)。
从王应华的十余件书迹看,艺术的阶段性并不明显。其作品大多书于他归隐之后的数年时间,风格也较为一致。他的一生,前面的大部分时间多在明代为官,并疲于扶国,力图挽狂澜于既倒,因而无暇捉笔。晚年则退出政坛,隐居乡野,以诗酒终老,有足够的时间与心情临池挥毫。因此,以他在书法上的建树,即使他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明朝,我们在考查他的书法时,毫无疑问地还是把他划入清初的范畴。但如从书风论,他代表的仍然是一种晚明风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文章来源:《名作欣赏》 网址: http://www.mzxszz.cn/zonghexinwen/2021/102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