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为生命之美而欢歌意大利画家提香的名作酒神节(2)
画面背景中的蓝天白云,将整个天空延展得辽阔而深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使得整幅画的纵深感得到了加强。在描绘风景时,提香运用了丰富的冷暖色调的对比,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特质。在《酒神节》中,提香用色大胆而张扬,色彩丰富且绚丽多变,这样一种明快奔放的色调节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狂欢中人群的激情和热闹的气氛。画中人物动作激烈、肌肉发达,较为严整的构图反映了古典主义的影响,但又并不完全将它作为绘画的全部精髓。在这一刻,人性冲破了一切束缚,将人体的健美和盎然的生机豪迈地展现在观者眼前。神圣,不再单纯地赞美宗教,在这里,它是人性自由的化身。换句话说,《酒神节》可以说是一部赤裸裸的异教绘画,画中人物的狂欢形象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尺度,画家做了微弱的理想化处理,以便将一种放浪叛逆的精神气质推向顶峰。
对提香的创作特色产生重大影响的,除了乔尔乔内,就要数拉斐尔了。在《酒神节》中,除了能看到乔尔乔内奢华绮丽的余韵,拉斐尔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也隐约其中。提香早期的作品受拉斐尔影响很深,如他在《花神》中对丰腴的花神的描摹,高贵端庄的体态,优雅妩媚的风度,继承了拉斐尔细腻柔美的特色。在《酒神节》这幅画中,虽然更多地展现了提香热情奔放的个人特色,但在具体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上,还是能看到画家向拉斐尔致敬的影子。最明显的就是画家对画幅压脚处那个斜倚的女人体的处理。女人宽松的罗马式内衣敞开着,袒露着丰腴的胸部,金色的秀发披散在浑圆的双肩后,使健壮的身体透露出青春的活力,极尽风情之中,还蕴含着一种庄重、典雅之感。在这个女人的形象上,观者看不到笔触和色彩,映入眼帘的是真实的秀发、肉体和服饰,画家的绘画笔触不仅营造出了对象的质感,还在塑造形体结构和表达情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看到提香的《酒神节》,还能让人联想到其他的艺术作品,其中一部就是丁度·巴拉斯的《罗马帝国艳情史》。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罗马帝国朱利亚·克劳狄王朝的第三位皇帝盖约·凯撒的故事。这位皇帝的别名是卡里古拉,他深受军队拥戴,禁卫军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军靴”。卡里古拉作为留名史册的暴君典范,统治罗马帝国时期的荒淫无道的举止令人惊骇。虽然没有同《罗马帝国艳情史》一样,表现肆意妄为的酷刑和杀戮、纠缠不清的不伦之恋,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欲望的追求。如果说《酒神节》对欲望的传达还比较含蓄委婉,那《罗马帝国艳情史》中的人山肉海就是对情欲近似变态的渴求,简直就是纣王“酒池肉林”的海外版。丁度·巴拉斯在这部影片中着重强调了女人的性感魅力,将片中美女和美景拍得浑然天成、美轮美奂。提香在《酒神节》中做得毫不逊色,通过对裸体美的刻画来彰显女性的柔媚之态。他们的作品延续了欧洲人尤其是意大利人善于用性来表达爱的理念。这并不是说他们对爱的理解过于肤浅,相反,他们的创作强调的是爱的精神本质,任何关于性的描写只是一种外化的形式。
作为一部具有鲜明绘画风格和一定创作难度的作品,《酒神节》称得上是一幅好画。在历史的考验下,它没有褪色,没有被遗忘,而是真正留存在艺术史中,这绝不是一两个专家能给出的评判,而是美术史界对这幅作品的肯定。
西方油画之父提香·韦切利奥1488年生于意大利北部小城卡杜乐,在当地最显赫的名门之一——维切利家族成长起来。一个画家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与他创作风格的形成以及题材的选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举例来说,出生于农民世家的米勒,穷尽其一生的才华来描绘平凡劳动者的诗情画意,他用朴实亲切的语言歌颂终日操劳的法兰西农民。疲惫,穷苦,衣衫褴褛,皮肤黝黑,佝偻的身躯,粗大的手掌,构成了米勒审美标准的全部。正因为把根扎在了法兰西广阔的农田里,米勒才能把常人看来普通甚至粗鄙的形象作为一种美学来对待。
同样,维切利富庶的生活环境和自由的艺术气息也给提香的创作基因里注入了热情奔放的因子。维切利不仅是一个稻米之乡,还是一个文艺圣地。这里也曾有自己的绘画流派——维切利派,并且存有许多建筑史上的代表作品,比如建于13世纪的哥特式建筑Basilica di Sant’Andrea,还有曾作为罗马教皇的使节Cardinal Guala Bicheri的修道院,以及建于16世纪的Duomo宫等。这里连主要的街道旁都矗立着诸多15世纪的房子和庭院建筑,艺术氛围之浓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名作欣赏》 网址: http://www.mzxszz.cn/qikandaodu/2021/0515/717.html
上一篇:你不可不知的十幅肖像名作
下一篇:名作中的经典摘抄你拥有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