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为生命之美而欢歌意大利画家提香的名作酒神节(3)
如果说维切利的富饶是提香艺术激情的源头,那威尼斯的世俗和繁华就是他创作热情的火种阀。威尼斯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朵奇葩,到16世纪它已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比意大利其他城市如佛罗伦萨和罗马都要富裕。威尼斯是强大的海上帝国首都,它始终在名义上保留着共和国政府体制,威尼斯的艺术也沿着自己独立的道路发展。威尼斯的自然环境也影响着其艺术的总体特征。威尼斯格外明亮的光线给物体鲜明的轮廓蒙上了一层薄雾,调和了它们的色彩。在这里成长的艺术家,比在佛罗伦萨和罗马的画家对于色彩更加敏感,观察得更为细腻入微,在作画时更擅长发挥色彩的效果。他们把色彩当作塑造形体的主要手段,而不是添加上增色的东西。提香日后运用色彩的水平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与威尼斯的独特环境不无关系。12岁时,父亲带着提香游历威尼斯,领略了水上都市的风情;在跟随几位老师接受了绘画启蒙之后,提香重返威尼斯,进入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此后,他的爱与恨、奔放与忧伤,都融入了这座城市,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乔凡尼画室,提香遇到了对他的艺术生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乔尔乔内。两人一同作画时,提香对乔尔乔内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放浪的思想行为,熟练的绘画技巧以及对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现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模仿到自成一派,提香的天赋逐渐显现出来,以至于最后乔尔乔内因为自己的才华被提香掩盖,只好将内心的苦闷和不安发泄到放肆的寻欢作乐之中,终于被一场鼠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提香的《酒神节》(又名《安德罗斯岛居民欢庆酒神节》,1524)就经常被人们评价为“带着乔尔乔内遗风的作品”。这幅画不加掩饰的奢华绚丽的色彩,放大了画中旺盛生命力的表现和欢欣愉悦的情调,热情奔放的宴饮场面冲击着人的视觉。
“酒神节”来源于古希腊神话,讲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故事。狄俄尼索斯的好朋友与人决斗,不幸斗败致死。狄俄尼索斯眼含泪水,将好友埋葬。不久墓上长出了葡萄,他将葡萄的汁榨在牛角杯里,饮下之后,兴奋异常。后来他把这甘醇的美酒献给奥林匹斯诸神,同时希腊人民也得到了他的恩赐。所以,在每年秋季葡萄收获的时节,希腊人都要举行酒神祭。此后,酒神祭逐渐成为希腊重要的节日。
《酒神节》这幅画所描绘的,是在爱琴海基克拉迪斯群岛中,一个叫安德罗斯的小岛上,居民们纵情狂欢,饮酒作乐,谈情说爱,翩翩起舞,以庆祝酒神节的场面。画面中狂欢的居民们形态各异:正面两个卧倒的女子正在说着悄悄话,一个笑得诡异神秘,另一个一边惊讶地瞪大了双眼,一边举起手中的酒杯,去接一名赤身男子给她倒的酒;旁边蹒跚学步的小童,也醉醺醺地低垂着脑袋,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画面后方一位白衣女子,发丝飞舞,面红耳赤,她两只手各牵扯住一名男子,醉眼迷离,絮语绵绵,飞扬的裙摆下裸露的大腿衬得她愈发妩媚生姿;远处的小山岗上,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赤身裸体地躺在阳光下,伸腰展腿,好不惬意。
提香·韦切利奥
最值得注意的,应当是画面右下方仰卧的女人。一位全身袒裸的美丽女子,头向后方仰去,手臂后垂,搭在脑后,肆意地伸展着上体和双腿。在提香的另一幅作品——《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女神维纳斯的情态、风韵像极了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中的女神形?象。在本画中也是如此,斜倚的女人体不仅是画面构图的需要,也是对乔尔乔内的女体绘画样式的继承和发展,在后代画家的不断演进中,逐步树立了这种姿势的典范。
画面背景中的蓝天白云,将整个天空延展得辽阔而深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使得整幅画的纵深感得到了加强。在描绘风景时,提香运用了丰富的冷暖色调的对比,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特质。在《酒神节》中,提香用色大胆而张扬,色彩丰富且绚丽多变,这样一种明快奔放的色调节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狂欢中人群的激情和热闹的气氛。画中人物动作激烈、肌肉发达,较为严整的构图反映了古典主义的影响,但又并不完全将它作为绘画的全部精髓。在这一刻,人性冲破了一切束缚,将人体的健美和盎然的生机豪迈地展现在观者眼前。神圣,不再单纯地赞美宗教,在这里,它是人性自由的化身。换句话说,《酒神节》可以说是一部赤裸裸的异教绘画,画中人物的狂欢形象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尺度,画家做了微弱的理想化处理,以便将一种放浪叛逆的精神气质推向顶峰。
文章来源:《名作欣赏》 网址: http://www.mzxszz.cn/qikandaodu/2021/0515/717.html
上一篇:你不可不知的十幅肖像名作
下一篇:名作中的经典摘抄你拥有几条